罗马与大汉,一个四分五裂一个轮回统一,根源不过政治成熟度
罗马帝国和大汉帝国,因同样的存在时间维度与同样的强盛,同样的统一。
屹立与欧亚大陆,这一世界主流文明发源地的东西方,而变成今日东西方无数人对比的两个帝国。
这对比历史之悠久几乎从陆上丝绸之路起到今日之网络论坛,横跨数千年而经久不衰。
大图模式
广告
30岁以上的男人,一定要看过这本小说,太精彩了!
(汉朝与罗马)
对比虽经久不衰,但这两大帝国的命运却沉浮可见。
基于古希腊民主概念孕育而生的古罗马共和国,在历经马略军事改革,前后三巨头的混战之后,终于在屋大维手下变成了西方第一个帝国,罗马帝国。
可是曾经的罗马帝国版图,也因为罗马帝国的深远政治影响和西方地理环境的影响,成为了今日欧洲无数国家的集合体,四分五裂不足以形容,因为四五还算小数目,今日欧洲的国家之众多,面积之狭小,在钟情于大一统的中原王朝看来,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而和罗马帝国同时代争锋之大汉王朝,虽然也在历史沉浮中,消失的无影无踪,但是中国今日之版图,却依然延续与汉朝的贡献,并在后续无数世代王朝中历经分和,最后依然归于一统。
大图模式
广告
臭小子,你要对我负责,不然我以后没脸出去见人了...
(罗马不复存在中国依然屹立)
由此可进,汉朝与罗马对比,在今日之世界来看,依然是汉朝强于罗马!
不过这强,要如何对比,则有很多讲究,与国家对比而言,无非以下几点。
第一:军事上的对比。
第二:经济上的对比。
第三:文化与意识形态上的对比。
第四:政治制度与延伸影响力上的对比。
而其中四大维度中,与国家而言,却有两个长短的极端,长短之别在于对历史的深远影响。
这短的很好理解,军事和经济。
有鉴于古典时代的特殊性,无论盛世也好,强国也好,军事和经济的发展与强盛,并不是一成不变也不是长久持续的,一场叛乱,一场天灾,一场内斗,就可以将一个貌似强大的帝国给毁灭,这样的历史无数次出现就不一一举列了。
就如我昨日所作一文中的盛世概念一样,东西方古典时代的所谓盛世,就如那精致的瓷器一样,看上去美丽到不可亵渎,可是一摔就碎,经不起一点折腾。
大图模式
广告
小伙第一次见漂亮岳母,当场傻眼俩人竟是老相识,岳母强忍尴尬
(古典时代军事经济并不持久)
那么与短的军事和经济影响而言,这能维系帝国精神和意识的当然就显得更长久,而这就是四维中的另外两个。
文化与意识形态。
政治制度与延伸影响力
而这恰恰是今日古罗马版图四分五裂一盘撒沙而中国依然延续汉帝国版图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这关键点的产生,则可以说是中国政治制度早熟的结果。
简而言之,中国帝国是一个早熟的帝国,他跳跃发展之后,居然在秦汉时期,直接越过了封建社会进入了帝国时代,而罗马在这一政治进程中则落后了很多,最后罗马共和国虽然变成了罗马帝国,却没有从根源上进入帝国时代,而是披着封建社会外衣的伪帝国时代。
直到近代国家体系建立后,他们依然有封建制度的影子。
大图模式
(哈布斯堡家族影响持续到现在)
如要说汉朝和罗马对比的最大差距,其实这才是。
与军事上而言,汉朝和罗马可谓不相伯仲。
但是在真实的对比中,罗马其实这一项应该是最有可能比汉朝有优势的,原因无他,罗马的军事制度高度现代化制度化,是一个富有效率并富有学习能力的体制,这和东西方的思维方式有关,而且这点优势在人口基数决定战斗力的时代并不明显。
与经济而言,罗马经济与汉帝国经济类别可谓天差地别。
因为围绕地中海而建国,贸易天然是国家的经济支柱在加上后续丝绸之路的开通和东西方贸易的兴起,经济与对外贸易帝国才是罗马的写照,至于征服地区的农业文明区域,与经济版图而言,占比并不多,这和汉朝的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而言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个对内一个对外,孰优孰劣不过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不好比较。
大图模式
广告
农村里的留守妇女,会背叛自己的丈夫吗?听听当事人怎么说
(环地中海贸易是罗马的经济基础)
可是我之前强调过一个概念,那就是军事经济与古典帝国而言不过是短期效应。
决定一百年甚至两百年没问题,可却决定不了往后数千年的历史。
而汉朝比罗马要强的地方就是,他们建立了一套适合广袤帝国统一繁荣稳定的文化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
这才是汉朝与罗马对比最直观的优势。
大一统的概念脱胎于祖龙秦始皇的一统中原,书同文车同轨,郡县制。
在秦帝国的基础之上,又在汉朝汉武帝时代,进一步完善形成了中原文化的意识形态,也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此形成了意识形态上的延伸和统一。
并在后续的时代,不断完善中央集权统治,建设有效的官僚制度,由此才有了中国的不断轮回和延续。
大图模式
广告
“老祖,门外有个傻小孩找徒弟!”老祖暴怒:那是我祖宗!
(大一统的出现)
才有了今日,我们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汉族的出现。
可是中国的长处,却恰恰是罗马帝国的短板,也是罗马最后四分五裂的关键。
罗马帝国的问题与个人总结而言不过是如下几点。
第一: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失败,国家缺乏主流价值形态。
今日之中国无数人在批判儒学对中国的坏影响,却恰恰忽略了儒学对于中国意识形态统一的重大作用,如果没有儒学的意识形态统一,今日之中国会如何,就是可以想见的事情。
而罗马恰恰是这样的反面典型。
作为多民族国家而言,意识形态统一的作用有多重要,无数的历史就已经证明过了。
可是罗马是怎么做的?
他们对于外族的信仰,对于外族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几乎没有统一的概念。
罗马共和国也好罗马帝国也好,通常的做法都是将外族神纳入自己神庙,成为自己的新神灵。
大图模式
广告
“给我查!那废柴是什么来头”“族长,是...是老祖的师傅!”
(罗马万神庙)
最后罗马万神庙建立了,但是罗马却不复存在了。
以将其他文化纳入自己文化的方式融合民族。
就短期而言确实能有效降低反抗的烈度,却从未解决根本问题,这种治表不治里的办法,除了让帝国维持最低限度的稳定之外,与帝国的巩固毫无益处。
即便是基督教出现后,这样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罗马帝国无数的民族依然信奉自己的神灵,依然保留征服前的民族风格和习惯。
他们并没有被罗马文化深度融合,而是摄于罗马帝国的武力和权威而心不甘情不愿的臣服。一旦武力优势不在,经济优势没有了,这样的臣服有何意义。
这也是为何罗马帝国分裂后的东西罗马帝国寿命长短不通的关键。
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亡的时候,基督教还没有影响欧洲。
西罗马帝国也失去了用共同信仰这一意识形态维系统一的机会,而东罗马帝国则在基督教成为国教之后,延续了千年多才被外来的伊斯兰文明灭亡。
大图模式
广告
下山前师傅告诫陈天阳:“勿近白虎”,这是何意?
(东罗马帝国因基督教延续)
这就是意识形态的重要性。
相比罗马,汉朝和后续中国历史朝代的意识形态建设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帝国在思想上有了主流,随后又用儒家经典作为选官的条件,让知识分子忠于儒家,知识分子又用自己的影响力将儒家思想推广向全国,通过对国民的教化形成了这片土地上的主流意识形态。
有这样的意识形态存在,无论汉族也好少数民族也好,都受到中原儒学文化的影响,以中华文明大一统为指导方针,进而形成了一个文化圈,那就是东亚的儒家文化圈。
这个文化圈的形成,才是中国历久不衰的根源。
大图模式
广告
废柴少年为师父守墓5年,竟从棺材内发现了绝世神器,逆天崛起!
(儒家文化圈才是统一主因)
第二:军事和行政权的不同区分决定了帝国的延续和存在。
与中国而言,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就很好的做到了军事和行政的分离。
除了后续几个特殊时代,因为外族威胁和国家势微造成的军政割据外(唐代节度使,五代十国战乱,明末总督,清末总督)其实都是军政分离的政体。
而罗马帝国,对于汉朝甚至后续中原王朝而言,则是另一番景象。
罗马的封疆大吏总督们,可谓威风八面,总督和地方行政长官都是一个人,大权独揽管理地方一切事物,俨然土皇帝。而这产生的历史根源,则和罗马共和国末期的动荡和战乱有关。
罗马共和国末期,战乱不断,对外征战也不断,行政效率底下的古典共和制度已不适合帝国的扩张和发展,这个时候一味的强调民主,效率底下的政府行政,将拖帝国发展的后腿。
大图模式
广告
废气废水处理选万川,提供设备到环保验收完成的一系列服务!3000工程实例等你来看!
(马略军改)
也因此才有了罗马共和国后期的马略军改出现。
这场军事改革的最终结果就是便于罗马的扩张。
而潜在的隐患则是,军队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成了军事将领的私人财产。
这也成了最后罗马帝国藩镇化的根源。
比如后续凯撒大帝对于高卢的征服,其实就没有仰仗元老院的支持,而是私下的军事行动,就连征服所获得的财富也成了凯撒的私产。
这样的事情在前后三头同盟时期出现了无数次,最后统一罗马建立罗马帝国的屋大维,面对尾大不掉的军阀势力,也没有选择强制解除他们的军权,而是选择维持现状。
除了实力不够之外。帝国扩张的后遗症,控制力不足也是关键,最后帝国就此成了总督分权和中央形成松散联盟的存在。
大图模式
广告
孩子语言障碍,语言发育迟缓,2岁多还不会说话,说话晚只会简单发音,智力发育迟缓,智力低等,严重影响孩子.
(随扩张而越来越松散的罗马帝国)
而中原帝国从汉朝开始这样的隐患就已经被解除。
历经汉朝三代帝王的努力,经过汉初刘邦消灭异姓诸侯王,到汉景帝时期平七国之乱,与汉武帝时期颁布的推恩令,汉朝再也没有能影响中央的军事藩镇出现。
地方就是地方,中央就是中央,郡县制成了政治制度的主体。
而军队,则是依托于中央财政的产物,依靠中央供养。
无数的领兵大将们,即便强如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帝国双臂。
也是在战争时候才有军队的指挥权,地方的政权他们想染指,那是不可能的,那是帝国文官的事情。
大图模式
广告
适合农村养殖项目?农村适合什么养殖项目?
(帝国双臂任务单纯)
由此中国文官和武将分成了两个系统,互不统属互相牵制下,维系着帝国的稳定。
除非特定情况下才会出现集行政权和军事权与一身的封疆大吏出现。
反观罗马帝国!
无约束的地方将领成了罗马帝国政局长期不稳定的根源。
公元三世纪的时候,罗马帝国经历了30多个皇帝,25个都是被带兵将领给罢黜甚至处决的。这就是罗马帝国的顽疾,将领行政权军权一把抓,成了独立势力。
最后也因此造成了罗马帝国的分裂,并进而成了欧洲四分五裂的根源,一个将领一块地方,一个地方成一个国家不是正常吗?参考五代十国就是如此!
第三:继承人制度的混乱与无制度,让政局混乱。
中国的王位继承制度,由来已久。
自从《周礼》出现开始,嫡长子继承制就成了中国历史的主流制度,虽然在不同时期,这样的制度会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是在儒家意识形态为主的时代,却成了常态,帝国皇帝的喜好确实能影响继承人的选择,却在历史延伸中皇帝的意识,越来越不能破坏这种游戏规则。
比如宋明时期,皇帝如果要破坏嫡长子继承制度,这文臣们会为了守护规则而跟皇帝拼命就是这规则影响力之大的体现(明万历国本之争就是如此)
大图模式
广告
同学聚会,班长用8百万羞辱妻子,窝囊丈夫突然起身:你被开除了
(嫡长子继承制)
而罗马帝国,最后不稳定的根源,继承人制度的混乱也是原罪之一。
继承人制度,在帝国时代当以血缘为基础,这是人所共知的常态,可是罗马帝国则不同!
他们的继承制度可谓五花八门!
养子继承制(屋大维因此上位)、均分继承制(罗马帝国因此分裂)、指定继承(禅让)、兄弟继承(兄终弟及)、甚至还有捐款就成皇帝的事情发生,而与东方而言常规的长子继承制几乎成了少数!
比如:屋大维继承凯撒,奥古斯都传位给继子提比略,提图斯传位给弟弟,五贤帝选贤任能禅让,狄奥多西将帝国平分给两个儿子,都是这五花八门继承制度的产物。
原本是国家至高权威的皇位,在这样五花八门继承制度下,当然会引发各种混乱和野心家的窥伺。
混乱就由此产生,一个帝王死去混乱一场,这国家能好才有鬼?
能稳定才是奇迹!
罗马政治制度建设在继承人这块的失败,显而易见!
和汉朝的完善继承制度,完全没法比。
大图模式
广告
小伙第一次见漂亮岳母,当场傻眼俩人竟是老相识,岳母强忍尴尬
(其实没法比)
最后,写这么多,写个总结吧!
这里我无意贬低和嘲讽罗马帝国如何如何,因为特定政治制度的产生,都有其历史根源!
比如地理因素造成的无法统一,商业贸易繁荣造成的利益集团和中原文明利益集团诉求不同,都是这不同额根源。
但是与大的历史层面而言,这却是事实,史书中也都有记述。
罗马帝国就是如此混乱而不成熟的存在,也许他们曾经在军事经济上与汉朝不分伯仲,但是在制度建设和思想文化传承上,则完全是一塌糊涂!
唯一强点的不过是分裂后的东罗马帝国,依靠对东方波斯的征服,吸收波斯政治制度的优点,形成了国家意识形态基督教,形成了制度化效率化的官僚制度,才维系了一千多年。
不过这波斯政治制度,其实也是向东方学的!
与政治制度建设,文化意识形态建设这两块,中原王朝无疑是早熟的文明。
只不过可惜的是,早熟的中原文明,在近代化的进程中,在工业革命之后,却因为制度的早熟,而成了顽固的保守派,最后与历史进程中落后了。
也因此才有那百年国耻和百年屈辱。
历史沉浮,百年轮回,千年以降,时代更迭,兴衰无常
唯文化恒久远,曾经我们引领世界,复兴不过时间问题。
今日又何必妄自菲薄?